7月22日早上7点,晨雾尚未从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的山林间完全散去,无人机嗡鸣着掠过树梢,镜头下,成群的土鸡在松林下悠闲踱步,啄食着草籽与昆虫。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柳晴屏住呼吸稳稳托住遥控器,屏幕里,阳光正穿透薄雾,为绿壳蛋鸡镀上柔和光晕。不远处,田兴村党支部书记彭科榕正对着另一台摄像机,讲述着这片土地从国家级贫困村到产业新星的蝶变。
田兴村助农直播现场。
这场跨越千里的相遇,始于一次肩负使命的奔赴。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对接协调下,7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师生们带着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任务”走进息烽群山开启助农之行。当语言学者遇上苗绣传承,当传媒新锐走进养鸡山林,一场关于乡村未来的实验悄然开启——用普通话打通农产品出山路,用镜头记录山乡蜕变史,让高校智慧与泥土芬芳在黔中大地深度交融。
直播进乡村 鸡蛋“闯云端”
在田兴村党员活动室临时改造的直播间内,暑气与热情一同蒸腾。“倒计时,三、二、一……”主播包佳睿举起一枚青绿色的鸡蛋,对着镜头敲开,饱满的橙黄色蛋黄瞬间弹起,“看这蛋壳,天然的青绿!蛋黄橙黄饱满,闻着只有蛋香,没一点腥气!”。旁边的助播敏捷接话:“家人们先点左上角‘关注’!现在点关注的,抽10位送绿壳鸡蛋试吃装!”他手中的库存板清晰写着:在线1200人,库存仅剩20盒。
这并非普通直播间,背景墙上,“推普直播专场——息烽农产品”的标语十分醒目。策划案中精心设计的“方言+普通话”互动成为引流利器。当主播举起红彤彤的本地西红柿问:“咱贵阳话叫‘毛辣果’,普通话咋说?”评论区立刻被“西红柿”刷屏。助播顺势引导:“说‘酸甜多汁’总比‘水渣渣’更让外地朋友懂,对不?”一场关于“朒朒”(猪肉)、“克哪点”(去哪里)的方言竞猜,将直播间的气氛推向高潮,也巧妙嵌入了推普内核。
运营人员紧盯后台数据,手指翻飞。几名村干部坐在角落,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已抢光”提示,攥紧的拳头微微出汗。90分钟直播落幕,数据定格在点赞2.6万,观看近2000人次,绿壳鸡蛋、鸡辣椒、鸡蛋面等农特产销售了1639元。在旁边等候的田兴村农产品运营公司负责人、息烽南极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家菊长舒一口气:“这不是简单的带货,是用新媒体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的老难题。”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张浩然擦着汗笑道:“直播间成了‘传送带’,把山里的风味、故事和人情味,运往更广阔的世界。”
生态兴产业 镜头记嬗变
与直播间一里之隔的绿壳鸡蛋林下养殖基地,另一组师生正用纪录片镜头探寻绿壳蛋的“基因密码”。摄像机跟随养殖户走进松林,记录鸡群自由觅食昆虫、工人定时补喂五谷杂粮的场景。特写镜头下,新鲜的鸡粪滋养着林下土壤,形成生态小循环。
“林下养殖,土地成本省了,林子更肥了,鸡吃得好,蛋自然香!”基地负责人对着镜头细数生态账。摄制组精心捕捉绿壳蛋在鸡窝中的原始状态,青绿色的蛋壳在自然光下泛着温润光泽——这正是拍摄方案中强调的“生态符号”。
镜头转向鸡蛋分拣车间。村民利落地分拣、装箱,脸上带着笑。“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守着鸡场,一个月能拿3000多,日子踏实多了!”村民的讲述朴素却有力。田兴村驻村第一书记袁盛的访谈则勾勒出更大的产业图景: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帮扶指导下,田兴村按照村集体经济“1+1”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式,发展绿壳蛋鸡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50万元,各类资产累计达1700万元。下一步,将持续丰富村集体经济“1+1”混合所有制实践内涵,拓展“村集体+文化IP”,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当地群众。
“拍这片子,就是想把田兴绿壳蛋从土特产变成咱响当当的文化招牌!”市农业农村局到村任职选调生唐小力说,从贫困山村到致富典范,田兴村的林下鸡养殖产业,不仅让村民们端稳了“饭碗”,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相信在未来,这片土地会孕育出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推普促“破圈” 非遗焕新生
推普的种子,早在直播前就已撒下。7月21日,在小寨坝镇镇政府会议室,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针对不同群体,开出了精准的推普“处方”。
“舌尖抵住上齿背,气流从鼻腔出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的老师耐心地纠正着村干部的发音。隔壁教室则充满欢声笑语,暑期在家的学生们正分组进行“方言翻译”擂台赛。“‘滴滴个’是啥意思?”“一点点!”……抢答声此起彼伏。绕口令挑战、情景模拟对话,让枯燥的语音训练变得妙趣横生。这份用心,源于“精准分层教学”的设计:干部侧重政务沟通话术,青少年注重趣味表达,直播从业者则强化产品描述与互动技巧。
在另一边的青山苗族乡青山村,7月23日,文化传习所内针落有声。苗绣非遗传承人刘敏埋首于绷架前,指尖牵引着五彩丝线,在靛蓝土布上“绘”出繁复精美的图案。摄像机无声记录着这专注的一幕,将用微电影方式讲述她与苗绣的一生情缘。隔壁房间,芦笙传承人杨开兵吹响悠扬曲调,浑厚的乐音在木楼中回荡,同样被记录下来,成为微电影的素材。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芦笙、苗绣的非遗直播和推普教学,还要和息烽县融媒体中心合办直播实战课,就是要把‘独门绝技’变成‘大众能懂的好故事’。”中国传媒大学带队老师李元豪说,希望在普通话的桥梁与直播的窗口加持下,息烽的苗绣、芦笙等加速“破圈”,从深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记者手记
以“联结”之力促乡村之变
镜头聚焦产业活力,直播打通市场销路,“推普”消融沟通壁垒,非遗焕发时代新生。息烽的这场实践,生动诠释了“联结”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这“联结”,是人才、技术、市场与乡土资源的深度耦合。正如市农业农村局在指导各地发展时所坚持的路径:政策引导下的“1+1”混合所有制模式,激活了村集体经济的潜力;高校师生带来的新媒体理念与技能,为农产品品牌塑造和非遗文化传播插上了翅膀;普通话的推广,架起了山里山外沟通的桥梁,让山货的吆喝声传得更远,让乡村的故事被更多人听懂。
中国传媒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的师生们,正是这种“联结”的生动催化剂与有力践行者。他们以镜头为笔,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叙事;以直播间为桥,缩短山货与市场的距离;以普通话为媒,打破城乡沟通的屏障;以新媒体为器,活化古老非遗的生命力。校地合作培育的“普通话+非遗”型“乡村新农人”,正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展望未来,深化“1+1”模式内涵,拓展“村集体+文化IP”的路径,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矩阵,强化与高校、文创机构的常态化合作,孵化具有高辨识度的乡村文化IP……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编织更紧密、更高效的“联结”网络,让发展的活水持续滋养乡土,当外部的智慧、资源与内部的潜力、需求紧密“联结”,希望的种子就能在乡村的沃土上破土而出,“长”出绚烂的未来。
记者 李佳旭 文/图
编辑:宋德政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女性阴部潮湿是什么原因 | 知了是什么意思 | 睡着了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能治好 | penis是什么意思 |
蚕豆病不能吃什么药 | 胆固醇什么意思 | 什么名字好听 | 血粘稠吃什么药最好 | 鄙人不才是什么意思 |
脂肪肝吃什么好 | 扑尔敏是什么药 | mica是什么意思 | 酸角是什么 | 职场是什么意思 |
北京中秋节有什么活动 | May什么意思 | 打马虎眼是什么意思 | tmp是什么药 | sad是什么意思 |
盗汗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4r.cn | 蜜蜡脱毛有什么危害吗hcv9jop2ns9r.cn | 静脉曲张是什么原因hcv7jop5ns3r.cn | 结婚登记需要什么证件hcv9jop5ns5r.cn | 郑恺的父母是做什么的yanzhenzixun.com |
什么叫法西斯hcv9jop3ns5r.cn | 好聚好散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9r.cn | 吴孟达什么时候去世的hcv9jop6ns5r.cn | 橄榄绿是什么颜色hcv7jop9ns1r.cn | 天然气是什么气体hcv7jop7ns4r.cn |
头皮痒用什么止痒最好hcv9jop0ns5r.cn | 50岁今年属什么生肖hcv8jop8ns9r.cn |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好xinmaowt.com | 豆浆喝多了有什么副作用hcv9jop5ns7r.cn | 9月10日是什么节hcv8jop0ns9r.cn |
睡几个小时就醒了是什么原因hlguo.com | 绿豆不能跟什么一起吃hcv9jop2ns7r.cn | 什么是生化妊娠hcv8jop2ns3r.cn | 诡辩是什么意思hcv9jop1ns4r.cn | 闭关什么意思hcv9jop3ns7r.cn |